第932章冉明回来了 (第1/2页)
第932章冉明回来了
洛阳金墉城,这是三国魏明帝时在洛阳城西北角建筑的一个小城。城小而固,为攻故戍守要地。北魏(拓跋魏)初年为“河南四镇”之一。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匈奴汉国大司徒刘聪发动政变,弑兄刘和,成功篡位。和汉人政权不同,一般汉人政权,朝廷经过震动,首先稳定。可是游牧民族却是以武为尊,刘聪需要表现出他过人之处,就在政变后三个发兵攻打洛阳,成功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并举火把洛阳烧成白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汉族建立的政权被外族推翻,统治集团几乎全灭。
在永嘉之祸之后,洛阳的各种建筑几乎都是修复重建的,但是也有例外,就是这一座金墉城,却是没有经过战火摧残。此时冉明的临时行宫就设立在金墉城内。冉明站在行宫含光殿内庞大的沙盘前,观看着冉智军与冉裕军的布防情况。
与此同时,皇家特卫却收集整理着魏国各郡县、士绅、豪强与冉智、冉裕勾结的情况。其实冉明自从登基就清楚的意识到魏国的朝廷政权还不够稳固,不少地方、士族门阀和庶族宗族的顽固势力仍抗拒着朝廷的统治。
其中这既有意识形态的抗拒,也有的却是利益之争。要说意识形态,那就是古代眼中这个立贤和立长的重大分歧,至于利益之争,却非常明显了。冉明正在魏国不遗余力的推进着魏国的工业现代化建设,大量各种各样的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可避免的跟魏国的大地主阶级产生了巨大的冲突,那就是百姓宁愿租重官田和如果没有官田,他们宁愿进工厂做工,也强过靠天吃饭,朝不保夕的耕地生涯。
在这个时候魏国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工厂为了扩大产量,增加利益,不惜进一步提高工人的工资收入和各种福利,同时也加大的奴隶购买。大量地主的土地无人耕种,为了留住佃户,这些地主也只好一步一步减少佃户的田租,增加农民的收入。不过大士族和豪强们却知道要想改变这个原因,只有从根原上解决问题,那就是把冉明这个皇帝推翻,在人亡政息的国度里,随着冉明的败亡,冉明的一系列政策就会被推翻。
可是这些聪明的士族门阀的掌门人们也分得清魏国的统治已经深得人心,他们无论打哪种旗号,都不可能成功,反而有可能连累家族。他们反而采取了最擅长的利益拉拢,从根本腐化魏国朝廷,让百姓与官府反目成仇。可是冉明嫉恶如仇,根本不给他们机会,在发现各地郡县有堕落腐朽的现象后,果断出手,严厉打击腐败,痛杀一批官员,严重处理一批,这样以来,非但没有让百姓对冉氏统治失望,反而让魏国皇室更加赢得了人心。
这个时候,所有的士族门阀和士绅豪强们开始蛰伏了。这正应了那句话,所谓的忠诚,那就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就是某党一直宣扬的所谓信仰主义,其实在抗日战争中当汉奸的也不在少数,如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苏鲁豫支队4大队政委王凤鸣,1941 年2月他在115师的部下跟着他当了汉奸。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政治协理员(团级干部)罗保成,1941年2月投日。可是冉明登基之后,拥有着庞大的军队效忠,而且这个时期的魏国军队和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所有士族子弟,根本插不上手。而且冉明也使用利益把各部将领与他联系在一起,与冉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明知是死的下场下,谁敢反叛?可是这个时候,冉明恰恰利用冉智,把一切不稳定因素的诱因,引诱出来,集中治理。当然,由于冉明这个计划太一厢情愿了,冉智弱冉明强的局面就根本上没有改变,如果冉明暗中授意一批将领向冉智投降,这样以来,肯定会引起全国大面积的投降,冉明担心局势无法控制,所以才只能采取这个掩饰不是太明显的局。
“陛下,皇家特卫已经秘密获得了那些参与叛乱家族的情况,其中河东卫氏、陈留蔡氏、等七十八家,涉案人员共四万七千余人!”皇家特卫校尉张平打着手语把一个厚厚的卷宗递给冉明。
冉明看了看,不禁感叹这些士族子弟的聪明之处了,他们向冉智输诚,几乎都采用了隐密的办法,比如陈留蔡氏,在冉智兵围邺城的第二天,就组织了三千余兵乡勇打着勤王的旗号自长垣出发,经白马(今河南滑县)夜渡黄河北上,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支乡勇根本就不是去打仗的,他们三千兵马居然携带了大约四百多辆大小车辆,八百多匹马,还携带了大量的粮草和器械,完全是一支辎重运输队。蔡氏的勤王军队进入魏郡汤阴境内一箭未发,蔡晏便率部向冉智军投降。河东卫家是河东世家,在那里有着很高的声望。初兴于汉名将卫青,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在三国时代河东卫氏虽然开始没落了,但是由于曹操在仕林间的名声不好,河东卫氏又卖身投靠所以慢慢有了起色。特别是河东晋代又出了卫雚、卫玠、卫夫人等名人,虽然不算东晋一流、二流豪门,可是卫氏底蕴不俗,在东晋也是有名的家族。不过随着其核心人物卫夫人逝世,卫氏在东晋混得也不尽如意,没落的卫氏又没有进入冉明的发眼,反而把目光投到了冉智身上。
自此河东嫡支子弟卫韶(其父卫展,字舒道,晋朝惠帝时期江州刺史、著名书法家卫夫人卫铄的父亲。)这个老先生如今都七十八岁,还贼心不死,也打着勤王的旗号,入邺勤王。结果河东卫氏子弟一百余人连同家丁部曲,同样降于冉智。冉智为安抚人心,封卫韶为修武王友。
其实这个王友,并不是指王的朋友,而是一个官职,职能大约相当于皇帝的散骑常侍(皇帝的高级顾问。)卫韶非常开心。
不光卫韶,几乎所有不得志的士绅豪强都采取各种旗号向冉智效忠,希望通过冉智获得一场富贵。其实在这个时候,河东卫氏基本上就差不多快走向灭亡了,在朝野间的声望不高了,在卫铄死后,连封地都保不住了。也不怪卫韶急了,风光四五百年的卫氏,他怎么愿意让卫氏在他手中一蹶不振?
看了这些资料,冉明也感慨万千。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只要有投机取巧的半分机会,他们都不会放过,怪不得历史上汉族虽然不缺少英雄,但更不缺少汉奸。最让冉明痛心的是居然连投靠他的薛陶居然暗命族侄五人向冉智效忠。
薛陶是冉明在东晋为质子的时候加入冉明阵营的,冉明对薛陶同样不薄,可惜啊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可能是一个扬武将军(杂号将军从四品下)不能让薛陶满足吧。对于这个利令智昏的薛陶,冉明只有惋惜了。
政治较量中,站队非常重要。宽宏大度是为人主的胸怀之一,按说老蒋事实上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知恩图报,宽容大度。像陈大将多次与老蒋作对,被俘后老蒋见陈大将在北伐军时当连长救过他的命,就一而再三的放人。同样,还有更多的黄浦系将领,像什么贪污、战败而逃,老蒋都可以做到法外施恩。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宽容,反而断送了国民党的前途。
大是大非面前,冉明从来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该打击的就要打击,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别以为是心腹重臣就可以无所顾忌,这样虽然可以获得宽容之名,但是毁掉的则是统治基础。功是功,过是过,两者绝对不能混搅,也不能相互抵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