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上市? (第2/2页)
李川也是这样想的。
他虽然不可能把“三木系”整体打包卖出去,但是趁着市场高点将一部分股份变现,还是有可能的。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途径就是上市。
上市要注意时间点,不能错过市场最热、泡沫最大的时期,否则,收益将大打折扣。
直播带货行业市场最热、泡沫最大的时间点是2020年和2021年,所以,“三木系”最好是能在2020年和2021年之前完成上市。
眼下,已经是2019年中了,距离2020年只剩下半年时间。
半年,准备上市,可能还不够。
所以,当下立即行动起来,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这便是李川内心的想法。
除此之外,他还比较顾虑未来几年的环境变化。
未来几年是疫情期,很多工作都没办法正常开展。
上市相关的流程极为复杂,如果工作不能及时开展,结果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这对李川而言,是比较大的麻烦。
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还是国家政策方面的调整。
众所周知,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移,目前已经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简单理解,就是以前,人们的生活条件还不怎么样,每天只想着挣钱,不干别的,国家颁布政策也不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当时,人们对有钱人的看法,更多的是羡慕或者崇拜,那些商业领域的领军者,比如马芸,成为了无数国人的偶像。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普通人的机会越来越少,大部分创业者在经历过失败后,对有钱人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以前,他们把马芸之流当偶像,现在,偶像没有了,有的只是不满和仇恨。
这种情况下,国家颁布政策就不能只考虑挣钱了,在挣钱之余,还必须要考虑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问题,否则,社会矛盾激化,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所以,当下的很多政策和行为,必须要做出调整。
调整的方向肯定是有利于“共同富裕”的。
而“共同富裕”又会损害到“有钱人”的利益。
所以,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国内的市场环境必然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在2021年前后表现的尤为明显,相继引出了“马芸外滩演讲事件”、“蚂蚁金服上市失败事件”等。
在一连串的事件发生后,国内外都明显感觉到了国内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剧变。
如此,市场上流行的“中概股”开始退潮了。
以前,得益于国内良好的市场环境,只要是国内企业上市,总能获得非常高的溢价,这便是“中概股”的含义所在。
现在,国内的市场环境变了,“中概股”开始退潮。
退潮的结果,就是国内上市公司的股价越来越低,溢价正在慢慢消失。
这一点,对李川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
在他看来,“三木系”要是早点上市,或许还能吃到“中概股”的福利,但要是拖得时间太久,那“中概股”的福利,他可能一点也吃不到了。
所以,从现实利益的角度上讲,“三木系”越早上市,未来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越大。
李川之前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一直以来的想法,都跟蒋泽宇差不多,就是觉得公司成立的时间太短、步子迈的太快,身形有些不稳,目前还是应该稳步发展,远远达不到考虑上市的地步。
但眼下,经蒋泽宇提醒,他仔细分析了一下,却是越想越觉得“三木系”应该早点上市。
“怎么了?”
蒋泽宇见李川长时间不说话,开口问道:“你是有什么想法吗?”
李川抬头看了蒋泽宇一眼,顿了顿,开口道:“我觉得,现在是我们寻求上市的最好时机。”
“嗯?!”
蒋泽宇面色一愣,问道:“为什么?为了不得罪那些资本?”
“不是。”
李川摇了摇头,解释道:“上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与资本之间的矛盾,这一点,你说的很对,不过,这不是我们寻求上市的主要原因。
我们上市,是为了利益最大化。
想要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在风口上上市。
直播带货是当下的风口,可这个风口能持续多长时间,我们谁也不知道,如果按照之前的经验,两三年,可能就差不多了。
直播带货是从去年开始火的,这样算下来,也就持续到2021年左右……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你说的没错,但是……”
蒋泽宇蹙了蹙眉,道:“我觉得你有些多虑了,直播带货的属性和逻辑是完全经得起推敲的,未来,它会长期存在,我们不必急于一时。”
“风口总会过去,市场热度低了,泡沫就没了。”
“我知道,但是直播带货的逻辑不会崩,只有逻辑不崩,哪怕泡沫消失,我们也不会折损太多。”
“那要是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呢?”
“什么意思?”蒋泽宇有些迷惑。
“十九大报告,你看过吗?”
“十九大报告?”
蒋泽宇又愣了愣,问道:“你是指……社会矛盾吗?”
“嗯。”
李川点了点头:“社会矛盾变了,国家政策肯定也要跟着变,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市场环境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蒋泽宇有些不同意,当下微微摇头道:“你说的这些,十九大报告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讨论过了,当时,的确有很多人说:国家政策要调整、市场环境会发生变化,可是,这一年多过去了,还是跟以前一样,看不出什么变化。”
“这只是暂时的,未来,肯定会变的。”
“未来是什么时候?”
“就这一两年吧。”
“你是得了什么内部消息吗?”
“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
调整了一下大纲,本书会在近期完结,预计不会超过五百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