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自三代而下,唯晟武皇帝允冠百王矣!(第二更) (第1/2页)
楚世昭当然清楚迎娶李凤宁的价值所在。
可是楚世昭不能那么干。
因为以李氏集团在北方的重量级和实力,李凤宁只能是正妻,只能是楚世昭的正宫。
大周王朝是没有平妻之说的。
只有正妻和妾室。
就算是有明清时代的平妻,那平妻实际地位也就比妾室高一点,比正房正宫还是差一大截的地位。
在古人这边,正妻是可以能和丈夫拥有理论上的‘平等地位’,妾室则是算作奴婢之流的。
所以楚世昭想要和李凤宁联姻,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休掉阴媚钰,才能给李凤宁腾出来一个正宫的位置。
如果这么做的意义,只是为了获得李家的倾力相助。
那么楚世昭宁愿不做。
这不是楚世昭对李凤宁没有感情,而是他根本不需要这么去做,以晋阳现在的处境,李瑾不选择投靠楚世昭,他也要和王槐、阎明相抗。
打到这个时候,双方已经有明确的利益冲突。
不是说王槐和阎明也一定是相和的,这两个人如今互相扶持的缘故,单纯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被迫搞一块的。
楚世昭北伐,打了王槐就不会去打阎明吗?
大一统的格局,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挡在楚世昭的路上,那么都要被打。
除非楚世昭偏安一隅,打到这里就停下了,就算了。
可是,这绝无可能!
一个有志的皇帝,不是为了统一天下,而是安于现状,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之中,楚世昭觉得最不配与这些人并列的人,就是宋祖赵匡胤。
宋朝也从来就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而是一个割据朝代。
再进一步说,楚世昭要是不北伐,北方就是王槐、阎明、李瑾三人的混战。
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想要加强自己的综合实力,甚至于考虑到控制势力的扩展,也一定会为了地盘和整个团队的利益,在扩无可扩的情况下,选择攻打另外一方的人,直至双方之中有一人彻底消亡。
王槐和阎明的联手,只是因为平衡被楚世昭一人所打破,两弱而抗一强。
这种情况下,李瑾选择帮助楚世昭,就是使得楚世昭从一强,变成超强的格局,这份投名状已经足够李瑾在楚世昭这本吃个底子。
从政治角度上,对于李瑾已经是收益最大的,而李凤宁嫁给楚世昭当正妻,则是进一步加大李氏和楚世昭之间的绑定关系,但不影响全部格局。
区别最多是,李凤宁嫁给了楚世昭,李瑾可以赌上身家性命去拼,不嫁给楚世昭,李瑾就是出出力,但也不可能会消极怠工。
消极怠工,他李家也讨不到好,晋阳是第一线战场,损失最大的就是他。
看似是李瑾来当外援的。
其实严格来说,楚世昭也是李瑾的外援。
大家属于强强联合的关系,只是李瑾能给楚世昭统一天下提供很大的帮助。
所以,楚世昭休妻,再迎娶李凤宁,就是一个极其功利的做法,在旁人看来,楚世昭为了取得天下,连脸都不要了,急头白脸就想着进取天下。
败了名声,这很没必要。
当然,刘秀是被迫干过这样的事情,可是楚世昭和刘秀的情况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阴媚钰是在火场之中救了楚世昭的。
而且从发迹再到统一南方,阴媚钰是全程陪着的,硬是要说,阴媚钰才是楚世昭这边最早的一号员工,这是有真感情的啊!
楚世昭又有什么理由弃之不顾?
何况,身为帝王,楚世昭纳你李凤宁为妾室,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这一次模拟推演,正妻的位置无可动摇,但是楚世昭也不会甘于放弃李凤宁。
都是老婆。
不分大小。
就是要分一个先来后到。
【晟武二年九月,晋阳易帜,拥立了后周政权的天子楚世昭,不久之后,逢大雪,坑谷皆满,河北多冻死,而凉州的桓盛遣使而来,试为自己的妹妹桓奕游说婚事,若是楚世昭愿意接纳桓奕为妾,则凉州上下皆愿归附朝廷。】
【晟武二年十月,楚世昭引为上宾,同意了桓盛的请求,凉州节度使桓节率着凉州军归复楚世昭的号令,至此,楚世昭借助桓节、桓盛的力量扫平关中。】
【鉴于关中大饥,楚世昭命令桓盛治理长安,同时派遣李瑾、桓节等人进行了对王槐的东征,很快,楚世昭借助凉州军和晋阳军的力量平定了割据范阳的王槐和青州的阎明。】
【其中楚世昭与王槐的战斗极为惨烈,统治数年的王槐在地方扎根极深,‘城中沟堑皆满,八九十里尸首相属’,此间,楚世昭还亲征军队,奔赴前线,于桃城之战大获全胜。】
【自晟武二年十月至晟武五年七月,经过近三年的东征西讨,楚世昭就已经基本上控制了除去陇右和巴蜀之外的广大中原之地,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东方。】
【与西北陇右的梁裳、西南巴蜀的周蜀天子楚宣宏形成了鼎足之势。】
【晟武六年九月,楚世昭回到了长安,整理衣冠,祭拜自己的父亲永晋帝,同时派遣文俞劝说自己的皇叔楚宣宏投降,结果遭到了拒绝,旋即调遣段琦、皇甫坚从陇西攻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