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第2/2页)
当然,蕅益大师所谓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可不是你现在打妄想的心。你要靠现在这种打妄想的心,那刚好适合善导大师的说法——“业障深重,求出无门”。他这种心是经过调伏了,调伏以后的心。就是说,你如果对人生想要主宰,想要攀缘,那刚好适合善导大师的概念,那就诃责你,你这个人“业障深重,求出无门”。但如果你回光返照的时候,你会发觉,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离开了我一念心性,我就不可能启动名号功德;离开名号功德,就没有人可以加持我一念心性。自他不二。
举一个例子。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懈怠,几天都不来参加共修,夫人就把这个婢女叫过来,就诃责了一下:“你这么懈怠,你这个往生怎么能够成就呢?”这婢女被夫人诃责以后,就起惭愧心了,就精进地修行。结果没多久,这个婢女竟然在房间里面自己念佛坐化往生,还异香满室。其他的婢女就跟夫人说:“欸,这个婢女念佛往生了。”夫人还不太相信,就跑到佛堂说:“某某人,你要真往生,请你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给我个消息。”
当然,一个人发了愿以后,她就容易跟对方感应道交。结果到晚上的时候,这个婢女果然来了。来的时候先跟夫人作礼,说:“感谢您老人家这几年的教导,我真往生了。”夫人说:“那你可不可以带我去极乐世界走走呢?”这个婢女就带着夫人到了一个半圆形的桥,桥下面很多莲花,每一朵莲花都挂着名字。当然有的莲花很大、很光明,有的莲花很小,黯淡。她还指出:“哦,夫人这是你的莲花,还挂上了你的名字。”夫人看到这个莲花景象以后回来,在隔年的生日那一天,她就预知时至了,因为净业成就了。她早上洗完澡,就拿香,向阿弥陀佛一问讯,香一插上去,坐着往生了。
现在我们要说一件事情,她能够生前把莲花给念出来,这件事情不可思议。诸位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们念很多佛号,绝大部分的佛号都没办法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没有放下娑婆世界,你的心态没有准备好。一个人能够在平常就把莲花念出来,那是什么境界?净业成就!当然,她能把莲花念出来,就是她的心力不可思议。就是说,我们自性本来有这种功德,只是你现在被妄想遮住了。但是妄想一放下以后,你的心性本来就是具足无量的功德,阿弥陀佛又有一种强大的增上力激发你,能念所念两个产生感应道交,所以念念创造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这个就是蕅益大师强调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议。
诸位,我问你,如果你用念佛机整天念佛,一直念下去,你觉得它会往生吗?会不会往生?不会。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心。为什么念佛机不能往生呢?如果不强调心力不可思议,我们只强调佛力不可思议,那应该念佛机也可以往生。它不能往生,就是它没有一个明了性。没有明了性它怎么往生呢?所以你可以看得出来,感应道交其实是两种力量的结合。就是说,你本身要有一个明了的心,要有一个所念的佛。但是这个心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是离相、必须是无住的。虽然你本身不能够把妄想断掉,但是你对妄想是放下的,你不能去碰妄想,这样就可以了。可没有人要你念到业尽情空,但是起码你是不随妄转。你只要把妄想放下,你每一句佛号都能够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
我想我们要有一个观念,“放下”这两个字,你最好好好想一想。我们之所以放不下,就是我们想要掌控。掌控的结果,变成业障深重。其实我们放下,我们得到了更多。就是说,你去执着一个妄想,执着一个生命,最后弄得你伤痕累累。我们要做一件事情,你最好把这个道理好好地疏通一下,就是你为什么这样做。你的心性本来就具足极乐世界的功德,但是你一天到晚跟妄想纠结不清,弄得你自己变得业障深重。你只要把你的自性功德力启动起来,把妄想放下……就是说,你这个主人本来很有力量,但是这个主人睡着了,变成盗贼做主,盗贼就把你带到轮回去了。你现在要做的一件事情,赶快把你的主人翁唤醒,就像禅宗说的,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
其实,我们自己是有能力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的,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弄得自己没有能力呢?因为你自己多事。本来无一物,你自己要去惹尘埃。我们妄想本来也没错,它本来就是人生记忆中一个美好的回忆。但是你抓到这个回忆,你希望人生这个回忆有第二集、第三集,你想要相续下去,你要透过这种回忆去创造未来的回忆,结果你就把人生给搞砸了,是这样子的。
你试试看,你从现在开始把妄想放下,由你的真如本性做主,你会发觉你活得更好。如今放下,何等自在!我们以前离家出走,好像觉得说做乞丐很好。其实回家更好!对呀,你爸爸是大富长者,你一天到晚做乞丐。你说,我做乞丐有时候得到好东西,有时候得到不好东西。关键是你是一个乞丐,你不得自在!作为一个乞丐,你再怎么快乐,你的饮食,你要吃什么东西是别人给你的。你在轮回里面,你再怎么快乐,你不得自在,你永远受业力的束缚,业力让你高兴你一定会高兴,业力让你痛苦你就非得痛苦。所以,轮回尽管有快乐,但是你不得自在!作为一个乞丐,你的饮食不是你自己赚来的,是别人施舍给你的!
所以蕅益大师讲一句话:“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因为你必须要安住在一念的清净的理性,把妄想放下,弥陀的庄严才真正显现出来。就是说,其实你本来就具足往生的能力,后来是你一天到晚跟妄想纠结不清,就把那个业力给启动了,就把你弄得很被动了。你现在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好,就是,过去的妄想不管再怎么美好,试着把它放下,你不要再主导人生了。你看你主导的人生,生生世世你都想主导它,到现在你一点好处都没有。你试着把妄想放下,由你的真如本性来主导,顺其自然,你会发觉,阿弥陀佛的光明跟你的心就感应道交了。
所以,这句话意思是,离开了一念的清净心,你不可能启动弥陀名号;离开弥陀名号,你也不能加持一念清净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所以蕅益大师的净土概念是二力,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去体会。
(二)随缘显现
我们看第二个,随缘显现。
前面的一段开示,蕅益大师强调我们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只是因为我们攀缘妄想,把这个功能给丧失了。所以,我们放下妄想,所谓的“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你把妄想放下,你的自性功德力就显现出来了。前面强调心力不可思议,那么这一段强调佛力不可思议,我们也不能够否定佛陀的加持力。
我们看。蕅益大师说,前面所说的住处庄严……极乐世界, 《阿弥陀经》先讲依报,住处、生处。住处是什么呢?宝树、楼阁。什么是生处呢?就是七宝池、八功德水的莲花,受生的地方。前面所说的依报的庄严,就是阿弥陀佛因地的大愿大行的称性功德之所成就,就是阿弥陀佛把极乐世界的功德创造出来了。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个,阿弥陀佛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事,他把他的大愿的善根、把大行的福德,放在一句佛号。
所有往生的人都必须要具足多善根、多福德,而这多善根、多福德是怎么来的呢?就在佛号当中。所以,我们一念心接触佛号的时候就能够转他成自,念念成就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宝树、楼阁。这些都是现成的,不是你现在去修来的,我们只是把已经成就的东西直接转过来,叫作已成就。所以结论是,以阿弥陀佛的种种庄严来做一种增上的加持力,来带起自心本具的自性功德,所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自他不二,“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段开示到底想说什么呢?强调佛陀的加持力不可思议。这个地方讲得很重要,就是说,虽然你的自性功德里面本身有往生的能力,但是你得念佛,你不念佛还是不行,因为因缘很重要。
诸位!这个地方我们要强调一个观念:站在往生的角度,阿弥陀佛的名号不可取代!你说,欸,我很想往生,但是我从小念观世音菩萨念习惯了,我可不可以一辈子都念观世音菩萨?可不可以?有人问印光大师说,我念观世音菩萨,但是我求生净土。印光大师说,弥陀的佛号是顺从本愿的,是直截了当跟佛陀本愿相沟通的。你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但观世音菩萨的本愿不同,所以你要怎么样?要透过回向。但是回向,你有时候打妄想,所以就扣很多所得税。
就是说,你念佛号是直截了当,你念观世音菩萨要经过转换。因为你念观世音菩萨启动观世音菩萨的本愿,但是观世音菩萨他可没说临终来接引你,是吧?所以他这个法跟阿弥陀佛本身是不相应的。那怎么办呢?不相应也有方法,透过回向。但是这个回向问题就严重了,我们这个回向很难操作。这个回转、导向,从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把它回向到极乐世界,回转、导向,这么一回向就打折扣了。
那怎么办呢?印光大师的大智慧,说,那这样子好了,你一定要念观世音菩萨,那你就每一次念观世音菩萨,收尾的地方念十句佛号收尾。你看《印光法师文钞》是这么说的。这个很重要!我想,这个十句佛号是什么意思呢?奠定你对佛号的定位。就是说,虽然我对佛号念得少,但是起码它是我的本尊。诸位!每一尊佛跟你的因缘的浅深,是你决定的,你怎么看待他,他就扮演什么角色,这个很重要!就是说,你不把他当一回事,那因缘就淡了。因缘不能单方面的,阿弥陀佛想救拔你,你一天到晚都不念阿弥陀佛,你心中只有观世音菩萨,那你这样子,你是跟谁感应道交呢?所以怎么办呢?你观世音菩萨念完以后,欸,念佛号收尾,那就不一样了。作为收尾,你心中就有阿弥陀佛的存在,这是心中有佛,这样子就方便佛陀来救你了,关键在这儿!
所以诸位!我再讲一次,如果你要消业障,你只是想消业障,那每一个佛菩萨的功德都相等,你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阿弥陀佛没有太大差别,如果你是想消业障。但是如果你要临终往生西方,那对不起,那各有各的因缘,阿弥陀佛的佛号不可取代!你不可以一辈子都不念佛号,不可以!你跟阿弥陀佛没有结缘,你怎么跟他感应道交呢?
所以伟大的印光大师说,你持可不可以?可以,最后念十句佛号。你念观世音菩萨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后面十句佛号收尾。你每一个法门最后都是十句佛号收尾,你的因缘就不一样了,叫“会归佛号”。这个就是强调,你要假借弥陀的因缘,这功德才会显现的,这件事你可别忘了。所以,能念的心不可思议,你可也别忘了所念的佛不可思议。没有弥陀本愿的发愿,你虽然有往生的能力,你也显现不出来。
(三)一念具足
我们看第三的总结。这总结就把“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在临命终的时候一念具足。就是,这个人到底往生是什么相貌,这段文你看懂以后,你就知道这个人为什么往生了。就是“带业往生”这四个字是怎么理解,这一段的《弥陀要解》开示,把一个临终人(虽然业障深重)他是怎么往生的,讲得很清楚。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做了一个问答,说,极乐世界离我们如此的遥远,有十万亿佛土,那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我们的阿赖耶识有这么多的生死业力,那怎么就能够往生呢?这带业往生是怎么个带法呢?看蕅益大师的解释。
他说,十万亿佛土这个距离不是问题,因为你只要不攀缘,一个人念头不动,它就没有所谓时空的问题。一念心性本来就无量光、无量寿,关键是你的心态要准备好,你一定要回光返照,不能向外攀缘,你不能去攀缘妄想、攀缘外境。你只要心是往内收的,那么这个心性本来就没有问题。你只要回光返照,就能把自性功德力开显出来。这是第一个,心力不可思议。
第二个,你这个时候肯定提起佛号吧,那佛力——本愿的摄受也不可思议。
所以关键不是距离的问题,关键是你的心力准备好没有,佛力准备好没有;你的心是不是回光返照、安住真如,你的心是不是念念地提起佛号。
当你的心这两件事都做到,心力法力结合,结果就是“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就像镜子显出影像一样,层数宛然,没有远近,一照俱了,没有先后。就是当下的一念,没有所谓的空间、时间的差别。
所以往生的人的感应,你就知道你的心态是什么,就像镜子。镜子的特色是什么?它无住。你看镜子,很多影像跑来跑去,但是镜子不会想要去抓那个影像。我们的心就像强力胶,看到什么东西想要黏上去了。其实为什么不能往生?因为你自己的生命,你一天到晚想要攀缘,想要去主导它。所以,你把心放掉,就像镜子一样,你知道就好,妄想来,知道来,走知道走。像镜子一样,影像来来去去,你心里面不迷、不取、不动,然后提起佛号,这个时候往生是很自然的情况。
比方说,极乐世界的依报国土,“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也是在你的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当中显现;正报的佛也是显现;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也是在你一念的寂静的心跟佛号当中自然显现。“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你的心如果像平静的大海,你的心如果像镜子一样,你提起佛号,每一句佛号都是感应道交。所以,问题不在于距离是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关键是你的心态准备好没有,关键在这儿!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这个很重要。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过去的事,特殊的事情会出现。这个影像出来的时候,本来不是很清楚,但是你就想要去攀缘,想要去追根究底,去了解一下,结果一进去以后你就再也出不来了。临命终的时候,碰到过去的影像,千万不能处理,只能够做一件事情——放下。你要去处理影像,所有的人,心一进入过去的回忆,没有一个出来过。你出不来!
我再讲一次,临终的时候打妄想,绝对不能处理妄想,不能去处理它,你没办法处理了。因为在临终出现的妄想都不是一般的妄想,都是你非常熟悉的境界在临终才会出来。因为这个妄想的背后(其实妄想是假的)都有业力呀。诸位!你可别只看到妄想,妄想一进去,你就触动了业力的开关。我告诉大家,临终的时候起妄想,你把它放下,什么事都没有。你就别管它,就像镜子一样。所以,往生的人,不是说他不打妄想,其实他打的妄想跟一般人打的妄想一样多。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失败呢?因为你想要去处理这个妄想。你想处理,结果你就完了,你再也走不出来了。看到妄想,闪过去就好了,因为你不是它的对手。我跟你保证,你绝对不是它的对手。你不能够说,前面有个地雷,你一定要去碰它。你说没事,我穿上防弹衣。你何必呢!对不对?你闪过去就好,你干嘛一定要穿个防弹衣去碰触地雷呢?
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我们能够往生,就是心如止水,心如镜子,只有这种人会往生。“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我再讲一次,他正念分明不是他没有妄想,而是他不随妄转,是这个意思。谁没有妄想?他又没有成就念佛三昧,怎能没有妄想呢?但是他有高明的方法,他知道怎么处理妄想:我不处理就是最好的处理。把妄想放下,你的心就像镜子一样,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出现了。“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出现;“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出现;“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也出现。
你放下妄想,你得到你所有的极乐世界的东西。你不放下妄想,你什么都没有。就这样。人生就是你的选择,你最好想清楚。所以往生就是这样往生的,就在放下妄想的当下提起佛号而往生的,没有一个人是跟妄想纠结不清往生的,没有这回事情。
那么这个地方说明什么事呢?往生可以带业,但是不能带妄想,这是佛陀的最低标准。你可以有业障,你曾经做过错事,这个 no problem,没问题。但是你要攀缘妄想,那对不起,这个不可以!这是往生的底限。我们只能够带业往生,不能带妄想往生。你说,欸,我跟妄想攀缘一下,反正我业障也不重。你只要攀缘妄想,你就不能往生了。就这样子的。所以,佛陀对于业力,他可以容许你过去的业力,但是他不能够容许你现行的妄想。你一攀缘它,你就触动业力。就是你不能触动业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